驼峰航线为什么不飞高?驼峰航线是什么?

驼峰航线为什么不飞高?

“驼峰航线”途径高山高原、冰川峡谷、热带丛林等地区,飞行航线上出现强气流、低气压、雷雨天气、冰雹等情况可谓是家常便饭,对飞行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前面提到“驼峰航线”途经的高山最高超过7000米,已经超过当时所有运输机的最高升限。当时盟军出动的DC-3、 C-46、 C-47等运输机的升限普遍为5000-6000米,远远无法爬升到7000米。

这些运输机只能选择下降高度,在山谷中飞行。因为地形变化多端,加上山谷气象极为复杂,明显影响飞行员的飞行判断和操纵,一不小心运输机就有可能撞上突出的山脊。而且因为无线电工作不稳定、导航信号差,“驼峰航线”上飞行的飞机经常会迷失方向,导致飞机耗尽燃油而坠毁。

“驼峰航线”对于当时的运输机来说绝对是非常危险,充满挑战的。不过对于如今的军用运输机来说,基本不成问题。例如国产运-20运输机,是我国21世纪自行设计与建造的战略运输机,它的研制成功一举扭转了我军战略运输的极度紧缺。最大起飞重量为220吨,最大载重量为66吨。运-20的货仓是增压舱,在8000~12000米高空可以保持与地面相似的气压和温度。

运-20军用运输机一般飞行高度就达到一万米,很适合运载人员可以直接飞越喜马拉雅山山脉,不需要下降高度到峡谷中飞行。即使是在峡谷中飞行,运-20军用运输机采用先进的航电系统,安装了大量传感器设备,配合衍射显等设备,极大提升了飞机在恶劣气象条件、复杂地形下的飞行能,重飞“驼峰航线”是相当轻松的。

驼峰航线是什么?

给大家来介绍一下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条航线——“驼峰航线”。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北无战事》这部电视剧,剧中由刘烨饰演的男一号方孟敖,是国民党空军的王牌飞行员,在抗战时曾多次驾机飞越了被誉为“死亡航线”的“驼峰航线”,可以说是游走在鬼门关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可以让方孟敖在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甚至危险时,依旧能够坚韧豁达。

今天的内容并不是要介绍《北无战事》,也不是讲方孟敖,而是来和大家聊聊这条抗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物资运送空中通道“驼峰航线”,它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条航线,“驼峰航线”为中国最终的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驼峰航线”的时代背景

1937年积弱积贫的中国,主权危在旦夕。就在这一年末,国民政府破釜沉舟,招集20万劳工,在祖国的西南角依靠原始劳动工具、手工作业方式,一公里一公里地挖掘修造他们脚下的顽石硬土。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便筑成了当时中国唯一接通外境的运输线——滇缅公路。这条中国的泣血之路,全长1453公里,它在当时的作用相当于中国民族羸弱肌体上的一条动脉,在坚持反抗日本奴役的艰苦战争中,源源不断传送美军援华军用物资,持续输入中国对日作战的武装。